香港初創企擴闊思維,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尋優勢互補機會
参考:大公報,国民经略 时间:2019-02-02
面對香港市場規模細小,講求創新的初創公司更加需要「走出去」擴闊思維,藉而協助香港發展成為具創新創意的創業樞紐,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正好為本港初創公司提供擴闊視野的機會。
大灣區包括9個位置相鄰的內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還有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區,涉及6600萬人口的城市群,發揮優勢互補。
香港主要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香港昔日以地產、金融為發展主線,某程度欠缺完整的產業鏈,如今可藉著背靠內地的優勢,發揮互補作用,初創公司亦可藉著大灣區強化其與中國內地的連繫。
較早前,貿發局聯同10家來自初創培育計劃「創業快線」的公司,走訪深圳南山及東莞,瞭解大灣區生態環境的發展和機遇。港企與深莞合作可升級。以大灣區為例,被形容為「創新之都」的深圳,在全球創新版圖嶄露頭角,香港初創公司可借助與深圳合作,引進並轉移技術;另外,作為製造重鎮的東莞,是重要的生產基地,可與本港初創公司合作,包括工業設計、現代物流,讓企業升級轉型。
而在大灣區中澳門主要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廣州主要是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都是香港在大灣區中可以尋求合作的重要機遇。
事實上,單打獨鬥、閉門造車是初創公司的大忌,從合作夥伴中學習更有利成長。阿裡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總幹事周駱美琪認為,畢竟現時大灣區內各地的法制及關稅不同,未來要視乎出臺的具體政策,期望可以利用大灣區的優勢,加強人才流和物流,同時便利資金流,讓本港初創公司透過進入大灣區的市場,絕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