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有多少?
参考:环球网 时间:2018-10-31
作为世界级湾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其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正以11个城市、近7000万人口和占国内生产总值12%的经济规模,启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
香港如何善用自身优势与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又该怎样贡献力量、带动湾区破浪前进?
取长补短提供新平台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大湾区内产业链完备,汇聚着众多具潜力开拓国际业务的企业,“如何将香港发展为区内新经济企业的首选融资平台,是业界上上下下的共识”。
今年4月,香港交易所公布新订《上市规则》,从多方面放宽首次公开募股(IPO)政策。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感叹,这是继H股之后,香港资本市场25年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短短4个月内,港交所便收到数十份新经济企业的上市申请,其中大多数为内地企业。
除金融外,香港的专业服务优势明显,可以在大湾区充当引领角色。“以中英双语订立的法例、1万余名执业律师、来自逾30个司法管辖区的1500名注册律师……凭借成熟的法治体系、稳健的司法制度和高效的专业人才,我们是帮助海内外合作伙伴促成交易和解决争议的理想人选。”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自豪地对记者说。
时下,为便利商旅人士,香港各服务机构量身打造一系列大湾区产品,促进区内生活无缝对接。例如,中银香港推出大湾区双币信用卡,不到半年申请人数就超过20万;工银亚洲将“深圳通”内置于湾区信用卡,持卡者可直接刷卡乘坐深圳地铁及市内交通;中国移动香港新增“飞常大湾区”计划,使用户专享无限数据流量、免费接听粤港澳来电,还能以超值低价申请澳门及广东省手机号码……
促进交流拓展新机遇
“香港是左右逢源的‘宝地’,世界华商可在港设立联络基地、金融投资总部等,进一步拓展大湾区乃至东盟市场。”泰国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在世界华商论坛上的一番动情演讲,引来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8月底,由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的“世界华商高峰论坛”在港举办,逾千名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政府高层官员、海内外工商翘楚、华商代表等聚集一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及香港角色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
对谈环节中,10余名业界及华商代表无一例外地把香港视为“最具战略性的交流平台”。香港会计师公会代表陈凯直言,近5年来,内地企业“走出去”或外商投资内地的案例中,逾七成是通过香港进行的,“‘熟识国际、了解国情’已成为香港的名片。”
“以香港为出发点,开拓更宽广的湾区舞台”,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心声,更是两地青年的梦想。在近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联合行动”项目简介会上,首批90个项目集中发布,包括大湾区高科技都市农场、自闭症儿童治疗中心创业项目、大湾区生涯规划之旅、大湾区青年信息服务平台等。
此外,香港业界对接大湾区的行动也在全面展开。香港自2007年开始派出资深社工出任督导,协助深圳建立社工注册制度,10年下来,深圳的社工数目已由30多名跃升至数千名;香港园境师学会原会长刘兴达表示,已与广东省相关部门沟通,期望可在园境领域出台“大湾区版”资格认证,结合香港经验与广东标准,与国际接轨。
整合资源寻找新动力
9月5日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林郑月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推进大湾区建设目前有三大重点工作:一是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二是推动香港的优势产业落户大湾区,特别是医疗和教育产业两方面;三是透过政策创新和突破,加强香港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近年,香港高校纷纷与大湾区各城联合办学,并开展众多创新型合资研究机构和企业。有本地学者认为,香港高等教育中丰厚的社会资本与内地无可比拟的硬件资源相互融合,可促进区内知识型经济转型为创新型经济,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有利于培养湾区专业人才。
据悉,目前多所香港高校在探寻与内地合办更多的教育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了一个小例子,城大耗资2500万港元的动物医学检验中心是亚洲目前最先进的动物诊断化验所之一,已吸引大湾区内多个城市的目光。
香港赛马会也在大湾区内探索可为之事。在8月举行的香港赛马会广州从化马场开幕典礼上,马会主席叶锡安兴奋地表示,作为内地首个世界级马场和纯种马训练中心,从化马场拥有优秀的马匹训练及护理设施,可与香港沙田现有的马匹训练中心相辅相成、资源共享。
“大湾区舞台机遇良多,香港可在诸多领域发挥不同的角色作用。”香港华菁会会员金霖沅表示,作为国家“同发展、共繁荣”的受益者,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一个支点,“将责无旁贷地肩负未来湾区连接海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