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湾区城市发展痛点问题分析(港澳穗深)
参考:地球知识局 时间:2018-12-08
粤港澳大湾区统一规划发展已提上日程,有哪些词语形容粤港澳大湾区呢?“大、合作、创新、快、开放。”但是大湾区城市情况各有不同,要更深一步促进粤港澳城市一体化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以代表的大湾区各城市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里简要梳理一番,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它们的特点,以便国家能制定方针政策,粤港澳大湾区能更好的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也从深层上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立的必要性。
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地理上一衣带水,但内部的经济体制却十分复杂,既有“一国两制”方针下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自由港;又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还有南沙、前海蛇口和横琴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形成了包括特别行政区和自由港、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重经济体的体制叠加局面。如果各种体制的优势和开放形态能够互补形成合力,那麽将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能量,如果彼此协调不当,那完全有可能互不相让,争夺利益,甚至産生恶性竞争,出现严重内耗。
香港:说起粤港澳大湾区,首先就需要讨论香港。以经济结构和意识形态来说,香港无疑是大湾区各城市里最特别的一个。
香港地形主要为丘陵山地,岛屿星罗棋布,建设用地不足,自开埠以来,填海造地成了香港寻求土地供应重要的途径。截至2013年3月,香港填海总面积超过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总面积7%,容纳了27%的香港人口和70%的商业活动。
不过恐怖的房地产价格也只是香港经济衰败的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服装制造和贸易发家的香港就逐步放弃了实体经济,完全走向了服务业。香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长期占比90%以上,制造业占比不足2%,而内地经历的则是全面的工业化进程。
而地产和金融两个行业在香港的发展也已经到达了天花板,进场又需要高昂的基础成本和资源量。
深圳:改开早期的深圳,享受到了政策和地理位置的红利,隔着深圳河成为了香港的制造厂。著名的“前店后厂”模式,为深圳带来了巨大的制造业利润和就业岗位,成为了南方的资本、人才洼地。大量新兴企业也借着深圳的政策和资本积累,拔地而起。
2017年,深圳爆出大量制造业企业迁出深圳,一方面是因为深圳腾笼换鸟,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深圳低端制造业的红利期将尽,地价、人力成本节节攀高,科研人才紧缺,逼迫着这些企业不得不迁走。
广州:广州的问题类似,只是广州作为老省城,政治地位保证了其人才梯队建设。但同样也是因为政治地位高,广州在改革上步子不能像年轻的邻居迈得那么大,也影响了广州的发展效率。
澳门:博彩业是澳门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的数据,博彩业占澳门GDP的58.3%,占总财政收入的75%。除了博彩,旅游也是澳门的重要收入。但是澳门赌场的客源,80%来自香港和内地,经济结构属于一种变相的外向型经济。在全球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澳门的经济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完全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澳门也需要和其他大城市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维持城市经济稳定。
至于大珠三角的其他大批弱势城市,则更加面临人才奇缺,交通受限的问题,而且整体产业缺乏布局,陷入低端竞争,需要一剂强心剂。
纵观世界三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核心的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都形成了高度协同化的分工模式,形成了合理的布局,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显得合时合度,有了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整个湾区的未来,就多了许多可能性。各地可以利用大湾区的区域纵深,重拾制造业,或者作为功能配套的城市,借助金融中心的优势,投资大湾区地方企业升级,协助大湾区城市群发展高端第二产业,相互扶植,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