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三条建议
参考: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19-07-1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认为,虽然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开通将使得粤港澳经济联系不断提升,三地不断的扩大开放,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深圳是全球创新中心,广州是全球商贸中心,东莞、佛山、惠州是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具备一个世界大湾区的底气及基础。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的发展来看,离中央的期待和“自由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差距的关键在于是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与体制对接。西班牙对外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分析,以香港为中心来看,广深港高铁向北,港珠澳大桥向西,这两个大型基础设施类似两条“臂膀”,环抱香港。但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工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一体化的重点与难点,在于产业体系的深度合作、市场体系的直接融合、服务体系的全面对接。比如香港特首提出来要把医院、大学办到大湾区,如果没有体制机制的突破就难以发挥好作用。”
为此,迟福林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三条建议:
一、以开放为先,推动粤港澳服务产业体系的对接。将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政策扩大到整个大湾区,实现广东对港澳服务业开放的全面突破;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在负面清单制定中更大的自主权,实行更加开放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机制,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条件;在泛珠三角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与港澳在旅游、金融、教育、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严格货物管理条件下,尽快的全面放开人文交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极为重要。
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粤港澳服务业市场体系的直接融合。深圳、广州开个企业20天,深圳一天半,建议借鉴香港的经验,深圳、广东更有广东逐步建立与港澳对接的信用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管理体系,在创新方面加快推进产权保护制度法制化,并逐步加强粤港澳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的对接,形成产权保护的合力。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广州、深圳本地能不能借鉴香港的经验,出关于民营经济法律保护的文件。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等多方面的制度体系加快对接。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不仅涉及服务标准、管理规则的对接,也涉及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体制、行政体制的对接。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受到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因素影响,三地经济领域的各种要素仍然难以实现自由流动。比如说全面实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避免高层次人才的重复征税,实现更加便利的人员出入境政策,尽快将一签多行扩大到广东全省,尽快落实和完善专业资格互认,允许港澳地区取得专业资格的人员到广东、深圳、海南等地提供专业服务,推进服务业行业管理标准规范及市场监管执法标准的全面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