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香港澳门台湾清明节习俗有哪些特点呢?
参考:互联网 时间:2018-03-29
-
清明节,英文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
哪和中国其它地方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和台湾地区的清明节风俗有哪些特点呢,粤港澳同属于广东粤语片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明习俗大体相近,台湾在沿海南方,也秉承了许多清明习俗,这些习俗有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哪粤港澳台这些方的清明习俗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来以广州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清明节习俗为例来简单的看看。
【廣州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掃墓祭拜先人的日子,廣州人極為重視。每逢清明前後半個月中,人們無論遠在外省或是在海外做事,都要趕回來向先人掃墓。廣州人稱掃墓為「拜山」 或「行清」(即「行」清明的簡稱)。拜山時,帶上松糕、軟皮煎堆、甘蔗、包子、燒肉(或熟豬肉,也有用整只燒豬者)、酒、香燭、紙帛等祭品,擺放在墳前, 大家一齊剷除雜草,打上一方草皮將紙寶壓在墓頂上,然後點燭燃香,對先人行跪拜(或鞠躬)劄,燒紙錢,放炮竹,最後分食甘蔗,並將吃過的蔗渣丟於墳前,還 要將包子掰碎撒於墳前。舊俗,廣州人在清明的前四五天,設在家中的祖宗牌位前和在門口插、掛上一枝柳枝以避野鬼。廣州人將楊柳稱為「鬼怖木」。清明一周後撥除。
【香港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節日,港人會到祖先墳前,焚燒香燭、冥鏹,奉祭物多為水果、鮮花、燒豬或白切雞。港人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提早數星期拜山,並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早在港英時期,中港邊界縱然自從國共內戰結束,中共執政之後守護森嚴,但每逢清明,位處中港邊界的沙頭角禁區多會有限度地開放,讓人到沙嶺墳場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國仍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不少人亦會在清明節,以祭祖為藉口回鄉,人人身穿多層衣服,攜帶異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濟鄉間親友,粵、港火車票亦會出現搶購潮和炒黃牛票的情況。
【澳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澳門等地俗稱“踏青”、“拜山”。很多澳門居民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大家按照傳統,帶了烤乳豬、鮮花、水果和其他食品來到先人的墓前拜祭。掃墓包括踏青、修墓、插柳、擺祭品、燒紙錢、拜祖先等儀式。這些儀式在很多城市現已難得一見。在澳門,繁忙的都市生活並沒有淡化人們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大家借著這個節日來表達對先人們的孝思。
清明節澳門可以踏青放空的地方,比如澳門歷史城區的大三巴牌坊、媽閣廟、譚公廟、澳督府、龍頭環。澳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同時亦帶有熱帶氣候的特性,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出行要做好防雨的準備。
【臺灣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後因臺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