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服务业占比高,制造业少,如何破局
参考:香港商報網 时间:2021-10-11
-
香港产业空问题突出,香港服务业占比高,制造业空心化。数据显示:香港服务业占比高达93%,制造业几乎全部转移至内地或其他区域,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中贸易物流、旅游零售受到黑暴事件影响很大,加上新冠疫情的雪上加霜,承受了不小的损失。贸易物流业受黑暴事件冲击已经从第一大产业下滑为第二。作为目前香港第一大产业的金融业,贡献了GDP约20%,解决就业却仅有5.5%。这种结构的变化进而加剧了收入的不平衡现象。反观大湾区其他城市,深圳第一大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增加值过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拥有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兴通讯、大疆创新、华大基因等一大批世界级领军企业,第二大产业为金融业,增加值超3500亿元,占GDP比重约14%;广州前三大支柱产业是电子产品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金融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8%,是广州第四大支柱产业,从业人数在2019年末为83万人,占全市从业总人数7.4%。相比之下,香港高收入岗位过度集中于金融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问题。
由此可见,香港经济中缺失了产业链中吸收高端人才的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制造业缺失又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受局限,仅仅能够吸引一些可以远程或离岸从事服务的金融、法律、贸易等行业,而产品开发、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等环节都布局在珠三角城市。香港只有积极融入大湾区,促进跨境要素自由流动,构建统一的大市场,形成联系紧密共荣共享的产业体系,实现深港同城化、共建大湾区经济圈,才能破解长期制约香港发展的瓶颈问题。
香港是一个流量经济体的优势,在大湾区加执下,又有前海扩区,香港和深圳港将在地理、产业和制度三个维度扩大深港合作空间,带给香港新机遇,与港澳产业联动、市场联通、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粤港澳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带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发挥香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优势;同时发挥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优势,让研发、设计、金融、物流、零售这些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融入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形成利益共享、共建共荣的产业链,香港不仅要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还要深入融合大湾区,成为湾区发展重要一极,与湾区城市共同成为国际国内各种要素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