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开发大屿山和新界北,与广东珠三角自贸区共发展
参考:新华网香港 时间:2015-10-18
香港大屿山开发展望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17日在当地一个论坛上表示,约30年后香港住户数目高于人口增长幅度,需要相当于3个半沙田新市镇的规模去容纳。考虑到香港社会经济和环境变迁,香港当局已经开展“2030+规划远景及策略研究”,更新香港发展策略,当中包括发展大屿山和新界北部地区。而香港特区政府也表态会积极参与珠三角的发展,支持广东省成立自由贸易园区,并与广东省及各市共同谋划,互惠互利。
香港大屿山开发有三大块,包括大屿山商业用地的整体发展策略、整体康乐及旅游发展策略和建议,在长沙和索罟群岛的大鸦洲发展水疗及休闲度假设施以及把昂坪360延线至大澳的建议。大屿山将成为多彩多姿的康乐和旅游目的地,建议发展包括水上出租车、缆车、环岛观光巴士在内的多种交通设施,将各个目的地连接起来。
香港密度已经相当于孟加拉国的达卡和印度孟买,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而进一步挖地方建屋并不可行,需要开拓乡郊土地或填海。而做为对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曾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大屿山将成为往来香港和珠海、澳门的必经之地,香港将研究进一步开发大屿山东部水域及邻近地区,打造优质的“东大屿都会”,用好香港和珠三角的协同效应。
香港大屿山的整体空间规划和保育概念
而早在去年,身兼委员会主席的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会后表示,大屿山的整体空间规划和保育概念,主要可分为四个板块,包括:集中在北大屿山走廊发展经济和房屋,营造群聚效应,发展规模经济;透过欣澳填海和香港迪士尼乐园扩展,促进东北大屿山成为休闲、娱乐和旅游汇点,缔造东北大屿山旅游大门;善用中部水域邻近港岛的地理优势,发展“东大屿都会”;把大屿山大部分地区保留作保育、消闲、文化和旅游用途。
大屿山与港岛、九龙、新界和珠三角连成一体,成为粤港澳三地的交汇点
2014年香港特首梁振英曾指出,珠江三角洲近年经济发展迅速,珠三角西部的珠海、中山、佛山、南沙、顺德等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过去,大屿山是离岛,今天有了青马大桥,仍然是香港西行陆路交通的尽头。2016年及2018年,55公里长的港珠澳大桥及9公里长的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全段将先后落成,将大屿山与港岛、九龙、新界和珠三角西部连成一体,地理上成为粤港澳三地的交汇点。大屿山的功能和发展潜力将要改写。有关计划会在2016年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