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通道研討會:兩岸建設橋隧通道
参考:文匯報 时间:2019-10-14
台海通道橋隧分建: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主張台海大通道以全橋和全隧兩種形式分建。全橋設計為雙向十車道,隧道為鐵路,設計為兩貨兩客的四車道,採用全電驅動。孟凡超表示,台海大通道作為國際級跨海通道,前期準備工作至少十年,啟動建設工期預計十年可以完成。他認為,目前台海大通道還處在互動研討層面,還未真正進入到前期規劃研究的階段,希望國家盡快啟動前期工程。
台海通道,兩岸40餘名專家學者13日在福州就台灣海峽通道的工程技術等議題展開研討,分享研究成果和進展,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兩岸學者探討台海通道工程
台海通道研討會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省交通運輸學會、閩台交流協會、福建省工程諮詢協會主辦。台海通道研討會始於1998年,此前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其中兩屆在台灣島內舉辦。今次會上,已93歲高齡、連續參加了十一屆台海通道研討會的中科院孫鈞院士,「台海隧道構想第一人」清華大學教授吳之明教授,以及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等國內業界頂尖專家參加了研討會。台灣方面,原新竹縣縣長邱鏡淳,島內學者以及金門、馬祖兩縣相關人士參加。
孟凡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從自己幾十年的跨海大橋工程經歷來看,主張台海大通道以公路和鐵路兩種形式分建。選址傾向北線,即福建平潭至台灣新竹。他認為北線相對來說建設條件比另外兩條線路條件好,包括長度、工程地質、地震等條件。另外,公、鐵兩條線路各有特點,海底隧道採用鐵路設計,兩貨兩客四線鐵路,可以實現全電驅動,配上適當的通風豎井,解決100多公里的海底隧道,規模比較適中。
孟凡超介紹,台海通道研討會歷經二十多年,主要推進了台海大通道在線位的佈局,包括登陸點、路線大的走向,以及主要技術標準、通航標準和建設條件 ,包括兩岸在建設橋隧通道上的基礎性的條件積累等。
中國具備建設通道能力
按照孟凡超的構想,公路部分採用雙向十車道的全橋設計。公路和隧道的選址位置都在北線路附近,兩個通道有合理的間距。採用先建設公路大橋,在建設大橋的過程當中,對台海水文地質、氣象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以後,再建設隧道條件就更加成熟。
孟凡超表示,在成功建成港珠澳大橋以後,中國在建設大台海通道上更加有自信。宏觀上講,中國有能力解決這樣世界級的工程,中國在新技術、新材料,以及工程管理、設計水平、施工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豐富的積累。他認為還是沿着港珠澳大橋的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的這「四化」建設的理念,建設大台海通道。
對於何時才能達到願景,孟凡超指出,需有前期十年的準備時間,包括前期規劃研究,以及要保證充足的工作經費。目前,台海大通道還處於研討層面,沒有真正進入到前期規劃研究的階段,還沒進入到國家基本建設程序上,希望國家能盡快啟動前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