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外圍環境拖累,去年香港港口貨物增速放緩
参考:新華社,文匯報 时间:2019-03-11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環球政經格局出現巨大變化,外圍環境複雜多變,香港作為全開放的細小經濟體增長顯著放緩,企業對前景的信心轉弱。其中2018年香港港口貨物輸送量相較去年增速放緩,但全年整體貨物出口實質上升3.5%。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5日公佈資料顯示,2018年香港港口貨物輸送量較2017年下跌8.2%,為25850萬噸,其中抵港港口貨物及離港港口貨物較2017年分別下跌8.6%及7.4%。
陳茂波表示,受外圍情況影響,香港去年的整體貨物出口全年實質上升3.5%,然而增長在去年第四季大幅放緩;服務輸出增長在下半年亦有所減慢,但全年合計仍然有4.9%的增幅。
较去年同期,在集裝箱方面,2018年香港的港口處理了1960萬標準集裝箱單位的集裝箱,較2017年下跌5.7%;在抵港船次方面,2018年與2017年比較,抵港遠洋輪船船次下跌5.2%,為25410船次,其總容量也下跌5.2%。同時,抵港內河船船次下跌5.9%,為149200船次,總容量也下跌7.5%。
香港特區政府海事處資料顯示,集裝箱運輸方面,葵青貨櫃碼頭在維多利亞港西北部,共有9個碼頭和24個泊位,深水岸線總長7694米。碼頭占地約279公頃,包括貨櫃場和貨運站。9個碼頭的總處理能力每年超過2000萬個標準集裝箱單位,有助保持香港作為華南地區主要港口的地位。
受到外圍壓力的影響,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中表示,去年香港經濟增長為3%。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香港的定位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這些都是香港的優勢所在,香港應把握機會全力參與和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