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廿五年,粤港澳“三联三同”实施情况
参考:南方网 时间:2024-12-23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粤澳贸易进出口达158.8亿元!海关支持服务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新闻发布会实录,拱北海关副关长杨海介绍广东省内海关支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相关措施和成效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拱北口岸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开展了很多创新。刚才主发布人有提到“三联三同”的机制,请拱北海关介绍一下这个监管模式具体的实施情况。
杨海:“三联三同”监管模式是拱北海关于去年1月在全国率先开展的优化供澳冰鲜水产品通关的改革创新。目前,每天经拱北口岸输送澳门的鲜活产品约400余吨,占到澳门市场的八成以上,产品品类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活畜、蛋奶、冰鲜肉等六大类,货源涵盖多个省份。其中,内地供澳门冰鲜水产品100%来源于拱北关区企业,一直存在批次多、品种杂、通关时效要求高等特点。
针对这些需求,拱北海关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服务澳门民生,加强与澳门市政署等方面合作,2023年1月起创新推出供澳冰鲜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海关紧密与企业联通,加强与地方联动,深化与澳门食品安全合作,将出口环节监督抽检作业,前移至原料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以同一企业、同一批原料、同一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作为批次监管单元,综合企业核查、风险监测等生产全过程多项要素,实施综合评定,实现风险可控下的快速验放。目前,该模式已推广到全省,产品范围拓展至冰鲜及冷冻水产品,并纳入智慧海关相关业务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拓展业务改革成效。自新模式实施以来,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9%,海关查检作业时效提升近58%,已惠及9家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5000余吨冰鲜水产品供澳门。
“三联三同”监管模式,是在海关总署领导下,在广东分署大力支持下,拱北海关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与澳门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业务改革的创新成果之一。目前拱北海关已与澳门相关部门签署合作文件15份,合作协议分别涉及澳门海关、澳门市政署、澳门卫生局等多个部门,覆盖口岸通关、卫生检疫、食品安全、动植物检疫、技术合作等5大领域,目的在于全力推动各类跨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保障两地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动植物安全和产品安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在优化供澳鲜活农食产品监管模式方面,拱北海关还创新实施供澳食用水生动物“检疫前推,合作监管”、供澳水果“企业集中申报+海关安全风险监测+属地、口岸海关协同监管”、供澳蔬菜“属地综合评定、口岸集中申报”监管模式等等。同时,为了保障供澳绿色“生命线”高效顺畅,拱北海关持续优化通关流程,量身定制通关模式,实施“绿色通道”、24小时预约报关等便利措施,在口岸环节推进检疫查验即到即检、即验即放。
根据市场预测,12月份到春节期间,供澳的鲜活产品会有一定增长,海关将与企业、与其他相关部门一道,携手澳门方面,保障好澳门居民“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为服务澳门民生竭尽全力做好工作。